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、铜仁市西北部。这里崇山峻岭、沟壑纵横,国土面积2468.8平方公里,境内大小山峰近万座。山,阻碍了沿河发展的步伐,成为当地发展致富的痛点和难点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近年来,沿河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森林覆盖率由“十一五”末的40.68%增至“十三五”末的65%。
念好山字经,做好水文章,打好生态牌。山是沿河的根,水是沿河的魂,生态是沿河最鲜明的底色,也是沿河最大的优势。近年来,沿河依托大山,利用大山赋予的独特气候和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,种下茶叶、空心李和中草药等高效农作物,走出一条“生态美,产业兴,百姓富”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。
种好“感恩茶”
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沿河中寨茶海山巅,“白叶一号”茶叶基地尽收眼底,好一片绿色的海洋。茶园里村民们挎着竹篓在茶垄之间来回穿梭,手指在茶树尖灵巧地翻飞,清新翠绿的嫩芽被掐在手中,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。
中寨镇今日的绿海翠浪源于2018年秋,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干部群众响应党中央、国务院“为党分忧、先富帮后富”的扶贫号召,载满浙黔两地人民浓浓情谊的360万株“白叶一号”茶苗翻越千山万水、历尽辛苦落地中寨镇大宅、志强、三会溪村。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为了种好“感恩茶”,沿河专门配套了产业资金560万元,县、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茶叶专班,号召致富能人返乡成立茶产业合作社,带领群众种下感恩茶苗。
“全镇趁势大力发展茶产业,10个村已规模种茶1万余亩,每年仅劳务支出就超过500余万元。有了这棵摇钱树,我们要让这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。”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说。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致富不忘党的恩。”中寨镇镇长白静明表示,如今,全镇干群正以“感恩茶”为引领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、旅游产业化。
为全力做好茶叶这一主导产业,中寨镇组织发展茶产业的村干部及专业合作社成员先后前往湄潭、德江等地学习考察,共谋茶产业发展大计。
大力发展茶产业启动后,“白叶一号”掀起的绿色发展热潮,吸引了近60余名“雁归人士”纷纷回乡创业,迅速加入到茶产业发展中来。
产业兴才有乡村旺。3月,中寨镇抢抓春耕春种有利时机,对“白叶一号”茶园进行扩建补植。在镇党委、政府对产业布局的统一谋划下,连日来,“白叶一号”茶园基地里,村民们正忙着翻土、除草,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,大家争分夺秒,赶农时,忙农事,一派人勤春来早的繁荣景象。
“在现有的“白叶一号”茶园基地的基础上,中寨镇又新扩建茶园900亩,由专业合作社对茶园进行统一管护、统一收购,提高茶园产出效率,村民们既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,又能参与茶园管护,更能通过采摘茶青获得可观的收入。”中寨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旭说。
“去年,我们村栽种茶叶让村民务工实现了增收,今年,我们村继续栽种了几百亩茶,是为了让村民将来靠茶致富。”移山村村主任田茂飞表示。
据了解,中寨镇以发展“白叶一号”感恩茶为契机,在全镇迅速兴起茶产业发展热潮,建成了一批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有机化茶园基地。
截至目前,全镇茶叶种植覆盖11个村,面积达10500亩,其中:“白叶一号”茶5350亩,“黄茶系列”和“黔茶一号”“绿茶系列”5150亩,“万亩茶镇”已初具规模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培育“致富茶”
“我们老两口一年在茶山上务工收入有四万多元,这是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。”近日,在中寨镇金山村茶园中,金山村村民田井帮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。
田井帮74岁,老伴吴英花67岁。两位老人精神矍铄,说话爽朗。去年,在他们的支持下,与儿子一道修建了两层高的平房,“现在我们正在筹划购买材料,准备装修。”吴英花老人告诉记者,“党的政策太好了,我们的生活也好了,每年的收入很稳定,还可以帮衬儿子,一年喂一头肥猪过年,一点也没有舍得卖。”
中寨镇地处武陵山腹地,是沿河西北部偏远的乡镇之一,距县城87公里,与德江县泉口镇、务川自治县红丝乡接壤。
中寨镇因山高坡陡,交通、水电、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,农民长期靠开荒种地糊口,结果越开越穷,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户2348户11504人,贫困发生率为44.88%。
金山村位于镇东南部,距政府驻地约8公里。东部、北部与大宅村相连,南部、西部与清河村相邻。金山村南北长4.11km,东西宽2.70km。最高海拔1291m,最低海拔871m。金山村在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的贫困发生率为52.51%,属于贫中之贫。
金山村,山高、石多、土肉薄,又因高寒,常年浓雾弥漫,宛如仙境。但就是这样的仙境,村民却无心欣赏,只恨那“四十八堡”“种一坡得一锅”。
“选择在这里种茶,看中的是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地理优势,眼前这成片成岭的茶山,在2018年9月28日前,这里还是一片荒山!”顺着贵州御锦农业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浩国的手指的方向望去,一片荒凉的山坡浮现在记者的眼前。
金山村“中黄三号”茶叶基地位于金山、清河、大宅和勤俭等四个自然村寨的中心区域,海拔高度1200米左右,“高海拔、低纬度、多云雾、寡日照”立体气候突出,昼夜温差较大,是种植茶叶的最佳场所。在沿河考察两年的史浩国,看准了金山村这块“璞玉”,在当地政府和他的精心雕琢下,如今满山的产业路交替纵横,路的两旁种满了杜鹃花、沙棘果树。如今,成了远近闻名的“打卡地”。
“就是昔日放牛都绕着这片荒山走,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村民,谁都不敢想象能把车开到山顶上来。”看着远处忙碌的村民,金山村驻村“第一书记”杨国强感慨道。
据介绍,现在全村农业产业主要有“中黄三号”茶叶、黄牛养殖、烤烟、辣椒等特优产业。村集体入股发展农业产业主要有黄牛养殖,茶叶,豆制品加工等,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11.08万元,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。
昔日的毛坡山、荒堡堡如今种满了金灿灿的高端茶,既留住了“绿水青山”,又成了群众脱贫增收的“金山银山”。
“荒山”变“金山”,金山村正在实现华丽转身。中寨在利用大山、改造大山,闯出的一片新天地,是沿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。
昔日砍树讨生活,如今采茶荷包鼓,这句话是晓景乡暗塘村的真实写照。小小的茶芽,晶莹剔透,不远处,繁花簇拥开放,美不胜收。如今,茶叶已发展为村民开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大产业。
暗塘村人多地少,土地贫瘠,过去村民们靠卖山里的树赚点零用钱,如今每年仅种茶叶一项,人均就增收8000至15000元。
走进暗塘村,整个村庄云雾缭绕,茶树漫山遍野,这是村民们用8年时间在石头缝里栽出来的。驻村干部朱天燕说:“村民们向山要地,把荒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,生活在山下,上班在茶园,现在安逸得很哦!”
据介绍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为了生计,村民把眼光瞄准了山里的树,大的树木卖掉,小的灌木砍回来煮饭、取暖,不久,山就变得光秃秃的了。
穷则思变。据悉,2012年,村民开始在荒山上栽种茶树,经过8年的发展,茶园面积达到了4200亩,茶产业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。投产2年以来,每年支付土地流转金30余万元,常年用工上百人,季节性用工上万人次,每年劳务费开支300余万元。
脱贫户杨华说:“过去外出打工一年辛苦到头,年底回家所剩无几。家里老小在一边,我们在一边,心里总是牵挂得很。如今在家的后山上摘茶,每天能摘4斤左右生茶,40元一斤,平均每天都有100多元收入。”
杨华勤劳干练,她还应聘到暗塘小学食堂煮饭,每日煮一餐,每月工资1570元,加上土地流转资金等收入,很快她家就修建了一栋三层的平房,一层用来储物,二三楼住人。
杨华家是暗塘村种、采茶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。如今,暗塘村有一半以上的茶农盖起了新房。
据悉,该村2014年以来,共争取各类资金318万元发展产业,发展了茶叶、特色李子、红心猕猴桃等绿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。“念好‘生态经’,让群众吃上‘生态饭’,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,如今已初步实现。”晓景乡副乡长肖永财如是说。
采摘“幸福茶”
3月27日,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的“‘干净黔茶全球共享’2021年贵州茶产业十佳”评选活动开始。中寨镇茶山参加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“贵州十佳最美茶山”网络评选,参与全省各大茶山角逐。充分阐释了中寨人民的奋斗精神、创新精神,振奋人心,鼓舞斗志。
就是这个在2014年共有建档立卡户2348户11504人,贫困发生率为44.88%的偏远乡镇,经过大力发展生态茶叶,让荒山变青山,青山变金山,金山鼓荷包,到2020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%。
“现在村里有了产业,就不想外出打工了,以前身在外,心在家。”中寨镇志强村村民肖国珍告诉记者,“以前在广州皮革厂打工,月收入3000多元,除去吃、住、行的开销,所剩无几。现在在家,既能在家门口就业,又能照看老人和小孩,月收入也还有三四千元。”
在志强村“白叶一号”茶叶加工厂上班的志强村村民廖明霞上有2个老人,下有4个孩子,日子过得紧巴,自从到茶山和加工厂上班后,日子有了很大转变。
3月15日,中寨镇志强村茶园基地,云雾依山缥缈,美如画卷。“白叶一号”开采现场如火如荼。村民们肩上挂着茶箩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的扶贫茶在这里演绎“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”的故事。“白叶一号”感恩茶,在这里诠释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。
近年来,谯家镇立足海拔高、气候宜人、土壤富含硒元素等生态优势,积极推进生态绿色有机茶叶产业化发展,吸引了贵州云露富硒白茶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此落户,让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的“绿色提款机”“幸福不动产”。
清明节前,茶叶基地里,茶农们抢抓晴好天气,三五成群,挎着茶兜穿梭在翠绿的茶园里,手指上下翻飞,娴熟地采着明前茶。
该茶园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,一部分由公司承包,一部分由当地合作社承包,一部分由群众自己管护。同时,群众还可以自己采摘,自愿选择把茶青卖给茶企或者合作社。
据悉,谯家镇有生态茶园13500余亩,其中绿茶11800多亩、白茶1500多亩、黄金茶100多亩,年产茶叶近400吨,产值达1300余万元。
近年来,沿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擦亮绿色底色,筑牢发展基石,绿色生态正成为沿河人民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“幸福不动产”“绿色提款机”。
唤醒“千年古茶”
3月25日,一场古法制茶工艺培训在沿河新景镇姚溪村展开,培训现场茶香四溢,培训视频刷爆茶农微信朋友圈。
沿河早在2015年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沿河千年古茶商标注册项目,经过近五年来的不懈努力,匠心打造“沿河千年古茶”品牌,终于在去年7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商标。
近年来,沿河聘请省农科院的专家作为技术支撑,从规划、挖掘培育、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着手,逐年加大财政投入,大力保护、开发,打造千年古茶精品,积极为当地农民拓宽增收渠道。
沿河古茶具有悠久的历史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茶叶栽培。在秦时,沿河开始有了茶饮文化传播。
2016年,沿河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“中国古茶树之乡”称号。
沿河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、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,气候温暖湿润,适宜生物生长、发育和繁衍,沿河境内,迄今为止发现的古茶树有4万余株,集中连片的古茶园有20多个。千年古茶,连片成幽,色清味绝,汇天地之灵气,汲日月之华光。古往今来,老树新芽,遍野芳香。
县内思渠、黄土、新景、客田、塘坝、后坪、洪渡等7个乡(镇)28个村有古茶树零星分布,古茶树品种有特大叶种、大叶种、中叶种等多种形状古茶树,不同形状的古茶树群和人工栽培古茶园的发现,充分体现土家族人在生产、生活、经济、文化上都离不开茶叶。
近年来,沿河将生态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,把“沿河古茶”作为生态茶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,立足把“沿河古茶”打造成全县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。
开展古茶树保护,沿河制定了古茶树保护措施,建立相应的村规民约,杜绝乱砍滥伐;开展了古茶树群落的调查、挂牌、登记。
古茶树保护和利用技术培训、技术指导,已对全县集中连片区域5000多株古茶树进行登记、挂牌,建立数据库;组织农户对古茶树进行浇水、施肥、修剪、防虫、砌坎填土、支撑加固等工作。
沿河以古茶为依托,按照“茶区变景区、茶园变公园、茶山变金山”的茶旅、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,探索形成以茶促旅、以旅兴茶和集群发展茶叶产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。
荒山换底色,种茶能致富。目前沿河县生态茶园面积达到20余万亩,其中投产茶园达到14.73万亩,茶叶经营主体78家。去年产值8亿元,带动3.42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,助推16240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。建立省内外销售点108个,产品远销国内外。茶叶产业涉及全县22个种茶乡镇(街道)156个行政村、2万余户近8万人。
与此同时,沿河创建出一个个大小不等又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,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构建起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,并通过产业共融真正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,奏响产业发展“协作曲”,鼓起农民“钱袋子”,把青山绿水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,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这些茶苗尽早长成群众的‘摇钱树’,还要让‘白叶一号’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基地、感恩奋进的教育基地、先富带后富的样本展示基地、东西部协作的样板基地、绿水千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引领基地”。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沿河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如是说。(梁瀚泽)